盡管臺灣過去在臺中農改場有啤酒花種植的紀錄,近年來在花蓮洛韶聚落也開始試種啤酒花,。但要生產出具有臺灣特色的啤酒花并發(fā)展成完整的產業(yè),目前除了缺乏完整的產業(yè)鏈,、投入時間及成本過高外,,如何發(fā)展出具有臺灣特色的啤酒花也需要產官學共同努力。
大約2019年12月左右,,便有媒體報導有人在花蓮洛韶聚落開始試種啤酒花,,以防止動物偷吃農作物。但回頭翻閱臺灣過去種植啤酒花的紀錄,。事實上,,過去臺中農改場就曾有種植的文獻記載,只是不知什么原因,,后來并沒有后續(xù)的研究,。
作為釀造啤酒的四大原料(麥芽、啤酒花,、酵母,、水)之一,如果可以生產出具有臺灣特色的啤酒花當然是整個臺灣精釀啤酒產業(yè)之福,。畢竟擁有本地化的特色才能進一步放眼國際,。但在我們擁有更高的夢想時也必須理智地來看在臺灣種植啤酒花所會面臨到的挑戰(zhàn)。
啤酒花為啤酒帶來苦味與香氣,,但種植也得挑環(huán)境,!
首先我們必須先了解啤酒花的特性。其實在啤酒釀造時,,啤酒花主要作為防腐用,,于此同時為啤酒帶來苦味及香氣。一般適合生長的環(huán)境多在南北緯35度~55度之間,,以北半球為例生長周期于3月初至4月初開始,,8、9月為采收季,。生長適溫則在14~25°C,,因此在臺灣平地啤酒花根本無法生存。而這次在花蓮種植的地區(qū)基本是在海拔1700公尺的高山上。
啤酒花生產大國,! 德,、美啤酒花產量占全球77%
而根據(jù)全球最大的啤酒花產品和服務供應商Barth-Haas Group的資料,德國和美國的啤酒花種植土地占有全球72%的市場份額,,全世界啤酒花的77%來自這兩個國家,。2015年后就土地面積而言,美國便已超越德國,、躍居世界啤酒花生產大國的首位,。
臺灣啤酒花產業(yè)有望成形?這3大挑戰(zhàn)得先克服
雖然看到一個新的產業(yè)發(fā)展確實會讓人感到興奮,,但從種種的客觀條件看來卻還有漫漫的長路要走,。不過看清楚挑戰(zhàn)總比只用熱情盲撞要好,接下來就來看看目前臺灣在啤酒花種植上將會面臨的問題:
1,、缺乏完整的產業(yè)鏈與國家支持
美國啤酒花產業(yè)下轄于農業(yè)部,,另外還有美國釀造者協(xié)會、啤酒花種植者協(xié)會,、精釀啤酒廠等,,同時還有學術單位的研究支持。美國啤酒花產業(yè)的成就是結合上下游,、產官學界一起努力發(fā)展的結果,。
反觀臺灣雖然精釀啤酒產業(yè)在國際間屢獲獎項,但臺灣整個精釀啤酒文化畢竟尚未盛行,,使得獲獎并無法反映在實際的收益上,,也無法快速擴展整個臺灣精釀啤酒的市場,形成叫好不叫座的局面,。精釀啤酒產業(yè)本身就已經自顧不暇,,更無法有多余的資源時間來從事這樣的結合。
另外,,種植啤酒花需要十分長的時間及金錢的投入,。一株啤酒花從幼苗到豐產至少需要3年的時間,如果想從國外引進某種品種則需要付一大筆授權費,。同時,,植物在不同的土質、雨水,、日照的生長環(huán)境之下必定會產生變異,,所以如果沒有大型的酒廠愿意投資保證之下,一般的農民或酒花公司根本不敢作這樣的投資,。
2,、缺乏臺灣特色品種
如果從國外引進如此困難,,那發(fā)展適合臺灣特有的品種呢?據(jù)了解,,研發(fā)一個新品種需要十幾年到數(shù)十年的時間才能出來一個商業(yè)化的產品,。在國外這些產品通常擁有許多專利權的保護,所以如果沒有國家支持,,例如利用學術單位進行研究,,或者大型基金愿意投資研究,是很難成功的,。
3,、投入時間及成本過高
綜觀以上的種植困難,如果我們都可以克服的話,,那接下的問題又會是甚么,?
由于氣候的因素,目前臺灣種植啤酒花的環(huán)境只能在高山上,,地形的緣故造成采集困難。相較于國外種植在平地,,種植面積密集,、機械化采收程度高,只怕就算能從國外引進品種,,在成本上也無法有優(yōu)勢,。
雖然看到眼前的困難這么多,但釀造啤酒的朋友們總是有股不服輸?shù)纳祫?。就在我寫這篇文章時也查到同屬亞熱帶國的泰國也有人嘗試在溫室灑水降溫種啤酒花,。或許在科技不斷發(fā)展之下有天這些困難都能一一被解決,,我們期待那一天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