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會主辦的“第三屆全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學術研討班在山東大學(威海)舉行。本次研討班由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威海),、《馬克思主義文化研究》編輯部聯(lián)合承辦,來自全國46所高校的近百名學者參加,。
山東大學威海校區(qū)黨工委副書記周慧如在致辭中指出,,堅持“兩個結合”,才能正確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問題,,才能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的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她希望與會學者以此次學術研討班為契機,在加快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方面彰顯學術擔當,、貢獻學界智慧,。
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國家一級教授張雷聲對本次研討班的主旨,、主題,、專題設計作了詳細介紹。本次研討班聚焦“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建構”這一主題,,將“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三大體系置于自主知識體系構建中來理解,,意義重大,。圍繞這個主題,,研討班設計了“建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自主知識體系研究”“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學科體系”“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學術體系”“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話語體系”“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研究”“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研究”“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研究的中國立場”以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研究的方法論”八個專題。張雷聲指出,,“這樣的設計有助于進一步把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知識體系構建中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和要素,,從而更好地為構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自主知識體系作出努力”。
在兩日會期里,,八名特邀專家分別作專題報告,。
張雷聲提出,構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自主知識體系要把握三個關鍵點,,即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定義,、特征和內容、對知識體系的理解以及建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知識體系的自主表現,;建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自主知識體系要把握的四個要素分別是研究主題,、邏輯起點、核心范疇和框架結構,。
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院長徐艷玲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學科體系”為主題,,從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研究對象、與其他學科的關系,、演進歷史等方面,,梳理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學科體系的層次劃分、建設要素和界定原則,。
北京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孫熙國指出,,今天我們學習、實踐和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就是要學習,、實踐和堅持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思想、堅守人民立場的思想,、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思想,、人民民主的思想、文化建設的思想,、社會建設的思想,、人與自然關系的思想、世界歷史的思想以及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的思想等重要內容,。
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王永貴著重探討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政治話語”“學術話語”和“日常生活話語”的內涵,、地位及相互關系。
湘潭大學毛澤東思想研究中心主任李佑新從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三個層面深入剖析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研究”,。
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名譽院長周向軍認為,“第二個結合”既是繼續(xù)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偉大事業(yè)的必然要求,,也是總結歷史,、面向未來的必然結果,,與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新時代價值的全面深刻體認密切相關。
華中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萬美容深刻闡述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研究的中國立場,。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會副會長、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鐘明華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研究的方法論”為主題,,梳理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學科的歷史演進過程,。
與會代表表示,通過本次研討班的學習交流,,深化了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地位作用,、核心任務、時代使命的理解和認識,,增強了系統(tǒng)化,、深層次地探尋“中國之理”的使命擔當。(供稿: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