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關乎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食品檢測國家標準為食品生產和市場監(jiān)管提供了技術支持和規(guī)范,是食品質量安全的重要保障,。10月又有3項食品檢測國家標準正式實施,,完善了食品質量標準體系,,為食品監(jiān)管提供新力量。這3項標準為GB/T 41133-2022《番茄制品中番茄紅素,、葉黃素,、胡蘿卜素含量的測定 超高效液相色譜法》、GB/T 41366-2022《畜禽肉品質檢測 水分,、蛋白質,、脂肪含量的測定 近紅外法》和GB/T 19427-2022《蜂膠中12種酚類化合物含量的測定 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法和液相色譜法》,。
番茄制品中番茄紅素、葉黃素,、胡蘿卜素含量的測定 超高效液相色譜法
番茄紅素,、葉黃素、胡蘿卜素是番茄制品中主要的類胡蘿卜素,,其含量與番茄制品的營養(yǎng)品質和色澤密切相關,。在番茄制品加工過程中,受日照,、加熱等因素的影響,,類胡蘿卜素會出現(xiàn)降解,同時番茄紅素還會出現(xiàn)異構化,,從而影響番茄制品的營養(yǎng)品質及色澤,。因此,測定番茄制品中番茄紅素(含異構體),、葉黃素,、胡蘿卜素,有利于控制產品品質及改善番茄制品的加工工藝,。
該標準規(guī)定了超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番茄制品中番茄紅素,、葉黃素、胡蘿卜素含量的原理,、試劑和材料﹑儀器設備,、分析步驟、結果計算,、精密度,、檢出限和定量限,適用于番茄粉﹑番茄醬﹑番茄飲料,、番茄干制品中番茄紅素,、葉黃素,a-胡蘿卜素和β-胡蘿卜素的測定,。
其方法為:試樣加入水和乙醇后,,用乙醚-正己烷-環(huán)己烷混合溶液提取其中的番茄紅素、葉黃素,、胡蘿卜素,,超高效液相色譜法分離,紫外檢測器或者二極管陣列檢測器檢測,,外標法定量,。
畜禽肉品質檢測 水分、蛋白質,、脂肪含量的測定 近紅外法
水分,、蛋白質,、脂肪含量等指標可以反應畜禽肉的質量和安全狀況。目前這些指標的標準檢測方法多為破壞性檢測,,且檢測時間在24小時以上,,不能滿足大批量、大范圍的抽檢需求,,影響我國原料肉的質量安全監(jiān)管效率,。而近紅外技術可實現(xiàn)無損檢測并具有客觀、快速,、精確,、多指標,、可再現(xiàn),、易操作、經濟等優(yōu)點,,已在畜禽肉的快速檢測中得到廣泛研究,。
該標準描述了畜禽肉中水分,蛋白質,,脂肪含量近紅外光譜檢測方法的原理,、儀器設備、試樣制備,、模型的建立和驗證,、樣品檢測和結果、異常測量結果的確認和處理以及準確性,,適用于畜禽肉中水分,、蛋白質﹑脂肪含量的同步檢測。
其方法原理為:利用畜禽肉中含氫基團XH(X=C,N,O)等化學鍵在780 nm~2526 nm波長下振動的合頻或倍頻所產生的吸收譜圖,,通過多元校正方法建立水分,、蛋白質、脂肪含量的定量分析校正模型,,然后將檢測樣品的近紅外光譜導入校正模型,,實現(xiàn)畜禽肉中的水分、蛋白質,、脂肪含量的同步快速檢測,。
蜂膠中12種酚類化合物含量的測定 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法和液相色譜法
蜂膠是工蜂采集植物樹脂等分泌物,與蜂蠟,、花粉等混合形成的膠粘性物質,,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病毒,、免疫調節(jié)及抑制腫瘤等方面的作用,。蜂膠功能活性與所含有的活性成分密切相關,而其化學成分主要受其膠源植物影響,。近年來,,市場上出現(xiàn)了用楊樹膠冒充蜂膠欺騙消費者,近年來在流通領域還有大量巴西等國蜂膠,。
GB/T 19427-2003《蜂膠中蘆丁,、楊梅酮、榭皮素,、苡菲醇,、芹菜素﹑松屬素、苛因,、高良姜素含量的測定方法―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檢測法和液相色譜-紫外檢測法》對鑒別楊樹膠以及進口巴西蜂膠缺乏針對性,,因此需要進行修訂。
該標準代替了GB/T19427-2003,,描述了蜂膠中咖啡酸,、p-香豆酸、阿魏酸﹑檐皮素,、荻菲醇,、芹菜素、松屬素,、柯因,、高良姜素、短葉松素3-乙酸酯,、綠原酸,、阿替匹林C含量測定的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法和液相色譜法。其方法原理為:蜂膠試樣用85%乙醇水溶液提取,,超聲,、離心,過濾和定容后,,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儀測定或配有紫外檢測器的液相色譜儀測定,,外標法定量。